close

中國時報【廖肇祥╱特稿】

9人登山隊攀登干卓萬山,1名隊員眼睛遭箭竹刺傷,申請直升機救援,其他8人也搭便機下山,被外界批評救難直升機「Uber化」。近年國內頻頻發生登山團體或個人濫用救難資源情形,問題根源在於國人山野教育知識普遍不足,遇緊急狀況不知應變,把具風險的登山當郊遊,害己害人,也讓登山活動被汙名化。

依照這支登山隊向救難人員的描述,1名隊員眼睛遭箭竹刺傷,劇痛無法睜開,其他隊員有失溫情形,部分隊員裝備被雨淋溼了,回程要2天,那會很累。被箭竹刺傷的隊員如需緊急醫療,申請直升機下山有其必要,但「裝備被雨淋溼」這理由,在專業登山人的眼中非常不可思議!

台灣山區降雨頻繁,夏日午後經常有雷陣雨,上山裝備做好防水是基本常識,這是不應該犯的錯誤。過去還有不少讓人匪夷所思的求救理由,如「腳底磨破皮」、「帳棚掉落」、「便秘」、「糧食吃完了」。這些申請救難的理由讓人氣憤,因為「上山前都應設想到、準備好」。

台灣超過1/2的土地屬於山地,卻經常發生山難或讓人不禁搖頭的登山行為,關鍵在於,過去威權時代,施行長達50年的山地管制,早年登山人口不多,民國90年國防部、內政部修訂《人民入出台灣地區山地管制區作業規定》後,登山入口暴增10倍,但連帶將3人以上組隊、領有嚮導證嚮導隨行等規定一併修掉,山難事件也跟著翻倍。

如今多個縣市試著擬定登山自治條例,從個人入山管制著樂天市場手,但就積極面而言,政府應獎勵登山團體去管理登山者,規定樂天市場購物 樂天市場網路購物商城每位登山者要在績優團體裡學習各種登山技能、登山環境倫理、認識相關法令,通過認證後才能入山,且登山團體須為每位成員投保,落實訓練及守護責任。

「山難的處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山難。」外界不斷質疑登山客浪費搜救資源的背後,其實是登山客對登山本質及知能、技能嚴重不足的警訊,台灣的山野教育不能再拖了。

DE566E850B32030B
arrow
arrow

    uaun94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